翻页   夜间
忆旧文学 > 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 > 第138章 谋划行动
 
  随着蒋瓛的讲述,朱元璋颇为欣慰。

  他大孙的能力强意味着他手里的江山在他大孙的带领下可以得到更为蒸蒸日上的发展。

  “是吗?”朱元璋脸上满是笑意。

  暂时的高兴并未让朱元璋丧失理智。

  片刻的功夫,朱元璋又开了口,道:“咱大孙也不好再接触张定边了,你带着陈理去见张定边,谁胁迫的他,他是受谁利用,原原本本的说来,咱倒可留陈理后半生一个安稳。”

  朱元璋也知晓这个事情极有可能是与他那些儿子,以及将来的储位有关。

  但为了朱大福,他也不得不能把自个家的丑事曝光在昔日的仇人面前。

  找到陈理,一方面是防止他生事。

  另一方面,本就是要控制张定边,胁迫他说出谁差使他刺杀朱大福的。

  朱元璋吩咐,蒋瓛倒也没有马上行动,又报了一个消息,道:“前段时间,秦晋二王着实遣人进过京。”

  他们的根基都在自己的封地,京中也没什么需要联络的人了,在不是见朱元璋,禀告政事的情况下,却派人进京了,到底是什么缘由,还着实是有待思量的。

  朱元璋因朱大福好了的脸色顷刻之间耷拉了下来。

  “都是些不安分的东西,给咱好生查,看看究竟是谁图谋害咱大孙的。”

  为了给朱大福铺平道路,一些事情不查都不成。

  ...

  张定边见到陈理,蒋瓛即便苦口婆心说了很多,但却依旧没打动他。

  说句实在话,若胁迫张定边的是藩王中的其中一个,想让张定边开口会更不容易些。

  当初归降的时候,朱元璋说要保陈理无虞,可后来却寻了个借口把陈理送去了高丽。

  送就送去吧,好歹还活着。

  可现在呢,又由朱元璋儿子抓了陈理,让张定边去搞刺杀。

  刺杀之后,又抓来陈理,让张定边交代是谁指使的。

  你老朱家坐拥了江山,也不能这般耍着人玩吧?

  张定边不愿开口,蒋瓛也不能直接把陈理如何。

  不过,这样倒也理解,总归是得有些脾气的。

  好歹也是曾扬名过一番的,怎能轻易被你调动了。

  就在张定边僵持不动的时候,朱大福遣出的人也回来了。

  刚回京师,众人便把情况报给了朱大福。

  “锦衣卫的到了?你确定带走陈理的是锦衣卫?”朱大福问道。

  在朱大福看来,所谓的老吴与朝廷是穿一条裤子的,陈理被锦衣卫带走,也就是由老吴接手这个事情了。

  领头之人回应,道:“是,的确是锦衣卫不假,飞鱼服绣春刀,是锦衣卫不假,领头的那人好像还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既如此,他也可以放心了。

  “这样算了,把不知何人送来的那些人也送去锦衣卫吧,由锦衣卫一块去查算了。”

  张定边,陈理都在,一并给了锦衣卫,锦衣卫查起来也方便些。

  直接送去锦衣卫,锦衣卫也不认识他。

  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寻老吴了。

  只是与老吴认识这么久,一直不知老吴具体身份,以前还可去应天日报的报馆寻吴文,现在想找老吴好像都不知方式。

  罢了,还是再等等。

  再过些时日,老吴还是不过来,那他就再想想其他办法。

谷</span>  别人不认识,好歹他也是认识蓝玉的,由蓝玉转告一下老吴也是可以的。

  蓝玉与老吴同朝为官,总归是认识老吴的吧?

  ***

  东宫中,陈理被锦衣卫带回来以及朱樉遣出护送陈理的人久久不见归途,朱允炆也收到了消息。

  这个消息想要瞒住朱允炆都不可能了,朱樉的人丢了,他更不放心,总得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知道去处的。

  总不能,朱棡和朱允炆派出去的人都平安回去了,偏偏他派出去的人就没了音儿吧?

  朱樉虽没直言说出他的人不见了,但他来信询问朱允炆派出的人是否回来了,他的人牺牲了多少个。

  只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怀疑了。

  毕竟,派出去做这个事情的人那都是自己的心腹,有什么事情不能直接问自己的人,没必要偏偏去问竞争对手吧?

  “先生,二叔的人有无可能落到了锦衣卫手中?”

  锦衣卫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谁能知道落到那里会不会吐口。

  黄子澄眉头紧锁,他布局多次想要拿下朱大福,可朱大福就像打不死的臭蟑螂,屡屡都能够翻身。

  这个事情只要做成功,便可一箭三雕,拿下虎视眈眈的秦晋二王。

  只剩实力强悍的燕王,稍微动些计谋,就可让他翻不了身。

  毕竟在朱大福和秦晋二王都不在的时候,能留在朱元璋身边的只有朱允炆。

  到时候,朱允炆可就占据先天条件了。

  “这个可能性极大,即便秦王的人不在锦衣卫,陈理在被羁押锦衣卫之际,张定边迟早都得开口的。”

  只要有软肋,再硬的汉子都不得不妥协。

  很明显,陈理就是张定边的软肋。

  “依臣看,刺朱大福之事可从长计议,遣去张定边的事情不得不加急处理了,怕是得以之前所商量的第二步行动了。”

  刺杀朱大福成功,也会有第二步的脱身之际,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一步提前罢了。

  所有的步骤,那都是黄子澄与朱允炆商议过后,得到朱允炆答应的。

  现在黄子澄再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朱允炆竟是有了几分于心不忍,忍着痛问道:“真的只有如此了?”

  朱允炆的虚伪有目共睹。

  世人只知他在靖难中告诫大将,莫伤朱棣,谁知他早就已逼得湘王自焚,周王等已被像牲口般废为庶人囚禁。

  为了虚名,致使数百万大军命丧黄泉。

  世人说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杀光了能领兵出征的大将,殊不知那些普通兵丁有不少人经历过开元建国,收地固疆的百场战役。

  这些人皆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若非朱允炆削藩不当,这些兵丁岂用兄弟相残?

  朱允炆美其名曰复周礼,宽刑罚,可圈养的是文官的自私夺利,朱元璋心系庶民百姓的很多政策都被费了彻底。

  朱允炆迟疑,黄子澄劝谏,道:“此事不可不为,若不能这样,那不止殿下,不少人都将命丧此事,殿下乃天潢贵胄,当有心系百姓之鸿源,殿下不下地狱谁能下地狱,将来史书所记,也只能是秦晋二王兄弟阋墙。”

  史书本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朱允炆坐上皇位怎么说那还不是由他说了算的。

  朱允炆若非没想好此事,岂能答应与朱樉朱棡合作。

  当着黄子澄的面说这些,不过也就是想让黄子澄说些劝谏的话,也好表现的他做这些是没办法的。

  黄子澄出言,朱允炆想了半晌后,终于开了口,道:“那只能如此了,如何做先生帮着学生安排吧,学生年少很多事情怕是会考虑不周。”

  不好的事情黄子澄去做,随时都有可能抛弃掉黄子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